很多人崇拜對傳統商品市場商業侃侃而談的人,每次跟他們談話,就像一塊吸收知識的海洋,空曠的大腦迅速填滿東西,飽滿而充實。
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地,人們發現會更害怕面對互聯網侃侃而談的人,一跟他們談話,人們就像一個透明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
場景一
傳統商品市場老板:這個月業績不好,你們得勤快點,多打電話多拜訪客戶。
互聯網老板:阿單,這個月業績下滑了,研究下后臺的推廣數據,看看哪里出問題了,再作調整。
場景二
傳統商品市場老板:小單啊,我們的活動馬上就上線了,你給客戶們都發個郵件,讓他們關注關注。
互聯網老板:阿單,這次活動線上各個渠道宣傳要加大力度,在各大網站、B2B平臺以及社交網站進行宣傳,線下推廣也不能怠慢。
場景三
傳統商品市場老板:小單啊,我們的網站備案了嗎?聽說如果上傳東西,得有服務器空間托管才行,這是怎么回事?
互聯網老板:注意啊,我們的域名備案要在APP開發完成前落實好。
場景四
傳統商品市場老板:小單,這阿里巴巴店鋪開了,誠信通也開了,產品信息也發布了,怎么就沒有詢盤?
互聯網老板:阿單,店鋪這樣的裝修還不夠吸引客戶,再完善一下。另外,最近競價怎么樣了,要學會主動聯系買家。
場景五
傳統商品是hickory老板:這網站光擺設也沒啥詢盤啊!這互聯網還不如傳統地推呢!
互聯網老板:阿單,這個月網站來的客戶怎么樣?成交率和來源分析分析,一會給我數據。
場景六
最后,小單對傳統企業老板說:老板,業績沒起色,在這工作也體現不了我的價值,我不干了。
然后,轉頭去阿單的公司應聘了.......
這些場景,你覺得熟悉嗎?
兩種老板,兩種思維,兩種對比。互聯網老板總是在不斷分析數據,調整運營策略,所以員工愿意跟著他,因為他懂得用互聯網,也會用互聯網的思維來引導員工做正確的事情。
而傳統商品市場老板在接觸互聯網的時候大部分只是淺嘗輒止,流于形式,所以很難產生效益。
你需要先建立一個核心的框架和知識體系,把策略確定下來,員工才能跟隨你的節奏,去執行具體的操作技巧和方法,這樣你才會在傳統商品市場轉型和融合互聯網轉型中更加有效。
無錫匯智市場發展研究所 楊四方 網絡文摘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