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化理
編者按:
南方不銹鋼市場是無錫市發展改革委授牌的“信用+市場”示范基地。無錫市場協會召集理事單位,特邀請中國企業管理無錫培訓中心范化理(南大博士、高級經濟師),在南方不銹鋼市場授課,學習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F刊登講課主要內容,以食讀者。
以下是講課內容:
一、新時代的標記和特點
我國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中華民族的
面貌等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
從短缺經濟社會進入豐裕經濟社會;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全球化大勢下逆全球化暗流涌動;中美之間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人民對產品、服務的品質與多樣化需求日益強烈;貫徹發展新理念。
二、現代國家的通行做法。
中小企業是現代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廣泛的社會經濟基礎,因此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的數量都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中小企業的共性:資金籌集渠道狹窄;市場影響力??;收集分析市場信息的能力弱;相對缺乏明晰的戰略;平均壽命周期比較短。
美國的主要做法1、有屬于政府的獨立機構中小企業管理局。2、有完善的中小企業基本法和相關配套法律,如:《小企業法案》、《小企業創新發展法》、《機會均等法》、《聯邦政府采購法》、《小企業投資法》、《小企業經濟政策法》等。 3、注重資金援助:稅收優惠;貸款援助;風險投資;市場融資等。 4、充分發揮企業聯盟的作用。德國的主要做法1、完善的管理機構。2、制定較為完備的法律體系: 如《反限制競爭法》、《中小企業促進法》、《關于提高中小企業效率的行動計劃》等。3、提供持續有利的融資擔保。4、開展技術扶持與加強培訓:制定了《中小企業研究與技術政策總方案》與《職工技術培訓法》等。5、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和服務:德國政府專門建立中小企業網站和熱線電話等。 6、充分發揮各類商會協會作用。
日本的主要做法1、多層架構的組織體系:政策執行機構是由經濟產業省中小企業廳,舉國上下緊密配合,形成國家、地方、社會三個層面。2、完整、系統的法律體系:如《國民金融公庫法》、《中小企業基本法》、《中小企業投資扶持中小企業法》和《中小企業現代化資金扶持法》。3、財政稅收優惠。
4、積極發揮民間金融機構的作用:日本民間商業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在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時可以得到政府背景的金融公庫的政策支持。 5、建立信用擔保體系。日本政府依據《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法》設立了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與各都道府成立的信用保證協會共同組成了日本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法國的主要做法1、專門性的服務機構:中小企業及創新署(OESO)的主要職責:向創新提供全方位支持,提供擔保融資,投融資服務。 2、資金支持:創建公共投資發展銀行(BPI),用于資助中小企業;政府投資公共額外保證金,以解除對小企業短期借貸限制;增加對出口企業的資金支持。3、減輕稅負:減稅制度按照毛工資比例計算(高于行業間最低增長工資2.5倍的除外)。 4、支持尖端企業發展:完善減免創新企業的社會分攤金和稅收政策;鼓勵公共采購組織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5、鼓勵出口:為出口債權提供資金支持、外匯保證金、擴大借貸擔保以及建立公共直接投資機制。
俄羅斯主要做法1、突出解決融資難題:通過國有政策性銀行(俄羅斯中小企業銀行)為中小企業融資;以聯邦預算資金為“國家扶持中小企業規劃” 撥款;俄各地方政府建立小企業貸款擔?;稹?FONT size=3>2、注重中小企業服務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已建成數千個基礎設施項目。3、清理行政壁壘: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4、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如《政府支持俄羅斯聯邦小企業基本法》、《俄羅斯聯邦發展中小企業法》
印度的主要做法1、印度設有中小微工業部,負責制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政策,通過下屬組織——印度國家小產業公司開發項目并實施。2、金融支持:印度儲備銀行、印度小產業發展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3、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印度中小微工業部批準印度國家小產業公司與銀行協會和評級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性能表現和信用評級服務。4、政府采購的傾斜政策:20%將留給中小企業。5、對行業間實行傾斜政策:印度政府出臺“零稅負”的政策,貸款優先,扶持軟件產業基地,每年培訓100萬電腦技術人才。
三、中小企業定位的軌跡
民營企業的定位隨著我黨對社會主義制度本質認識的深化而不斷變化,大抵上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定位:
(一) 1953——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前:限制改造
(二)十一屆三中全會——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前:必要的有益補充
(三)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后——黨的十五大前: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四)黨的十五大后——黨的十八大前:平等保護、公平進入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四、《決議》內容與精神
(一)精神1、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2、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必將取得明顯成效;2、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必將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3、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達到良好的社會治理,即走向善治。
(二)具體內容
1、一個強調:強調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并提出了6個方面的具體要求:
(1)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這是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基礎的根本保證。(2)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3)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這是彰顯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本質要求。(4)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5)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決定治國理政成效。(6)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
2、兩大“奇跡”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跡”:(1)經濟快速發展奇跡(2)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3、13大顯著優勢
十九屆四中全會最鮮明的一個特點、亮點和創新點,就是第一次系統總結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1)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優勢;(2)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的優勢;(3)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優勢;(4)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5)民族團結的優勢;(6)基本經濟制度的優勢;(7)中國文化的優勢;(8)黨和人民關系的優勢;(9)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創新活力的優勢;(10)選人用人育人的組織優勢;(11)黨指揮槍的優勢;(12)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優勢;(13)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的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各方面制度體系《決議》首次深刻闡述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這個制度圖譜包括:(1)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2)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3)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4)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5)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6)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7)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8)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9)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0)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確保人民軍隊忠實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11)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12)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3)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這13個方面的制度中黨的領導制度居于統領地位,每一種制度之下又有更多更具體更細致的制度來支撐這些制度的運行。
五、重大現實意義與展望
1、將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上升到了國家制度層面,意味著國家將在更高層次、更深領域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實際問題。2、對促進各類所有制企業發展作出了制度性安排——重申了“兩個毫不動搖”3、完善了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政策體系。4、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生產許可制度,健全破產制度。5、要理清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關系,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根據ppt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