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源點credit 微信公眾號
今天(9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結合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民營經濟工作現狀,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的重大決策部署。

近日,中央編辦也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機構,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推動各項重大舉措早落地、早見效。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民營經濟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并就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印發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再次肯定了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意見》中多次提及到信用相關內容:
完善社會信用激勵約束機制。完善信用信息記錄和共享體系,全面推廣信用承諾制度,將承諾和履約信息納入信用記錄。發揮信用激勵機制作用,提升信用良好企業獲得感。完善信用約束機制,依法依規按照失信懲戒措施清單對責任主體實施懲戒。健全失信行為糾正后的信用修復機制,研究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和懲戒制度,將機關、事業單位的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健全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信用評級和評價體系,加強涉企信用信息歸集,推廣“信易貸”等服務模式。
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一個多月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方面堅決抓好《意見》貫徹落實,推出了系列配套舉措,取得初步成效。
7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明確4個方面17項具體措施,著力推動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引導民營企業量力而行,自覺強化信用管理,合理控制債務融資規模和比例,避免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杠桿投資,防止資金鏈斷裂等重大風險。
積極發揮信用信息的支撐作用。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推廣“信易貸”模式,以信用信息共享和大數據開發利用為基礎,深入挖掘信用信息價值,提升信用支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水平,提高民間投資融資能力。各省級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在現有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征信平臺、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等信息系統基礎上,進一步統籌建立或完善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努力減少銀企信息不對稱,促進信貸資源向民間投資合理配置。
7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市場監管總局、稅務總局等8部門印發《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聚焦促進公平準入、強化要素支持、加強法治保障、優化涉企服務、營造良好氛圍等方面,提出了28條具體措施。
引導商業銀行接入“信易貸”、地方征信平臺等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強化跨部門信用信息聯通。擴大民營企業信用貸款規模。
8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通知》,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關于“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和懲戒制度”的有關要求,深入推進政府誠信建設,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通知》聚焦建立違約失信信息源頭獲取和認定機制、健全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強化工作落實的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九項措施。
具體而言,《通知》要求暢通違約失信投訴渠道,加強違約失信行為的認定。違約失信范圍包括政府部門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產業扶持、政府投資等領域與民營企業簽訂的各類協議、合同中的違約毀約行為。
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兼人事司司長張世昕介紹,民營經濟發展局的主要職責是: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統籌協調、組織擬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擬訂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協調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協調支持民營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

張世昕表示,民營經濟工作涉及面寬、政策性強,需要各個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宏觀調控和經濟綜合部門,在我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主要是立足于更好發揮統籌協調、綜合施策、促進發展的功能。
同時,一些相關部門從各自職能角度也會有服務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職責,在現有工作格局的基礎上,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將進一步加強對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鞏固拓展現有工作成果,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優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持,促進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中肩負起更大使命、承擔起更重責任、發揮出更大作用。
據悉,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將切實履行好職責,健全完善政企溝通機制,強化政策出臺的系統設計、政策落實的跟蹤問效,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民營經濟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更好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