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不僅是市民餐桌上美味食材的來源之一,也是折射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為提升全區農貿市場的管理水平,梁溪區首創巡查員、協管員、執法員、網格員、督察員“五員”工作機制,結合百分制考核,全力以赴做好農貿市場專項整治工作。

11月18日,梁溪區召開農貿市場整改提升工作推進會,推動全區農貿市場以最大決心、最硬舉措、最佳效果抓好問題整改,確保實現市場環境大改善、服務大優化、文明大提升。

副區長李振云,區市場監管局、區商務局、區城管局等10個職能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各街道負責同志以及32家農貿市場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逐條解讀了農貿市場的創建測評標準,并將前期暗訪各大農貿市場的情況匯總發布、一一對標通報,既展示優秀模范,也批評缺位典型,達到了讓參會全體“扯扯袖、紅紅臉、出出汗”的效果。

李振云
對全區農貿市場整改提升工作
提出具體要求
■各市場經營方要落實主體責任,各街道要落實屬地責任,區市場監管局要落實牽頭抓總職責,各職能部門要通過“四不兩直”的方式實現農貿市場檢查全覆蓋。
■32家農貿市場是一個整體,針對疑難問題,要拿出有亮點的舉措和管理手段,各市場方要互相學習借鑒,共同守住陣地。
■要用一周的時間對標整改,下周開始將對整改不到位的市場進行曝光。所有市場進行內部抽查打分后,建立“紅黑榜”向社會公布。
■創建不能只依靠市場經營方,各街道部門要以服務指導在先,整改落實在中,檢查執法在后。城管部門和屬地街道重點幫助市場解決停車高峰時間段的停車問題。
■要將改造類、管理類的工作預先啟動部署,按照輕重緩急解決問題,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形成管理的習慣和規范。
李振云強調,要將建設整改提升的工作標準融入到今后市場的長效管理機制中,使梁溪區的農貿市場變成環境最整潔、服務最優質、消費體驗最滿意的窗口單位。
首創“五員”工作機制
會議明確,要通過全市首創的“五員”工作機制,全力提升農貿市場整治效能。
“五員”工作機制
■巡查員—市場主辦方
全面負責市場內外測評標準的落實落細;
■協管員——商務、衛健、城管、交警4部門
按照職責監督測評標準及疫情防控措施的執行情況;
■執法員——市場監管、應急、消防、城管、公安5部門
對照全國、省測指標,強化部門聯合執法力度;
■網格員——屬地街道
做到蹲點式督查、網格化巡查;
■督察員——區專項整治行動工作組
負責定期整改前后情形對照檢查。
百分制考核
“五員”工作組將按照執法檢查表、市場清單檢查表、督查表“三合一”的要求,對市場進行百分制考核。
3次綜合評分80分以下的市場,即列入信用體系黑名單;
6次綜合評分80分以下的市場,即停業整頓,達標后再恢復營業;
8次綜合評分80分以下的市場,即吊銷營業執照。

會上,各農貿市場負責人現場簽訂了《農貿市場承諾書》以及《“五員”責任書》,相關市場代表人作表態并發言。會議還對秋冬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工作作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