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歷史上曾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素有中國“四大米市”之首的響譽,又是中國民族資本家最早的發祥地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米市成交活躍,業務遍及全國各地,全年年成交量在100萬噸以上。為了適應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和新一輪市場改革發展的需要,全面提升無錫米市的功能和品位,無錫市政府決定對米市進行布局調整,以江蘇無錫國家糧食儲備庫和無錫市糧油中轉儲備庫為基礎,無錫糧油中心批發市場為前身,資源整合,成立“無錫新米市”這一大型綜合性糧油現貨批發市場,并選址無錫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京杭大運河畔——無錫市新區城南路29號。 2011年9月13日,由江蘇無錫國家糧食儲備庫和江蘇無錫朝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無錫新米市有限責任公司正式落成,該公司總投資3330萬元,為國有控股的大型綜合性糧油批發市場。 “無錫新米市”大型綜合糧油批發市場以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為基地,地理位置優越,東靠京杭大運河,西臨滬寧鐵路,離滬寧高速和312國道5公里,離蘇南國際機場10公里,同時擁有無錫唯一的鐵路糧油專線(270M、450M各一條,一次性可停靠車皮40節)、1.2萬平方米的內港池,交通便利,凸顯公、鐵、水聯動的優勢。市場一期占地面積43800㎡,約65.5畝,固定資產1.8億元,建有店鋪、攤位288個,建筑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辦公用房和生活服務樓150余套,總面積約7000平方米,糧食倉庫28000平方米,倉容10.6萬噸,食用油庫容量1萬噸,其中業務洽談室、化驗室等其他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不僅如此,在園區內,市場還配套有國家級質量檢測所,進行糧油食品嚴格的質量保證與把控;以及一家大型的大米加工廠,所有生產設備均采用國外進口的先進生產線,能日處理稻谷300噸,年產7萬噸優質稻米。 市場占地150多畝,建有店鋪、攤位300余個,建筑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辦公用房和生活服務樓150余套,總面積約7700平方米,成品糧倉庫7000多平方米,其中業務洽談室、化驗室等其他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同時設有無錫米市文化展覽館,體現了無錫悠久的米市歷史文化。 “無錫新米市”以稻谷、小麥、大豆、玉米等大宗原糧、成品糧交易為主,減少流通環節,大幅降低了糧油進出交易成本。今后,交易市場成交量將能滿足全市大部分的口糧供給,還可以輻射長三角及周邊地區,為保障無錫地區糧食安全、激活區域糧食流通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無錫新米市”自成立以來,以誠信為本,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制度與政策上為客戶服務,積極進行招商,從經營管理,制度管理,客戶服務,品牌宣傳等方面著手,做優做大市場。 加強經營管理。以租賃客戶的經營需求為主,調整格局,合理分布大米、面粉、油脂、雜糧等客戶的門面房位置,落實市場開門率與經營統計。同時在經營措施上給予方便,提供運輸、裝卸等優惠措施,并專門為市場客戶開設“無錫新米市”網站(wwww.Wxrice.com),為客戶免費收集發布全球的糧油供求信息。市場還會定期舉辦儲備糧競賣業務,提供代購代銷、儲存、中轉、結算、運輸、裝卸等一條龍服務。 堅持規范管理。從入場協議簽訂,到經營秩序遵守,都有完善的制度保證。經營行為上,我們進行嚴格把關控制,尤其是短斤缺兩等質量問題,若有投訴,一經查出嚴格處理。自開業一年多來,就群眾疑問,我方積極聯系系國家級質量監督化驗所進行抽樣化驗,結果證明產品符合規范無問題,幾次工商執法部門的循例抽檢,我市場也情況積極良好。技術手段上,為保證規范安全,我們采用先進的“感知糧食”信息化管理手段,如在管理人員與車輛進出時,我們采用射頻識別電子功能,同時整個市場采用可視視頻,進行有效地掌控管理,保證了進出市場人員掌控。 注重客戶服務。一方面對市場各種經營行為進行嚴格規范管理,另一方面也為客戶的實際情況考慮,進行積極主動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我們的誠信與誠心。在硬件維護上,自客戶門面租賃后,市場每天巡視溝通,保證及時得到客戶的反饋情況,如有幫助及時與維護設施方聯系,做到讓客戶滿意。在軟件上,為有需要的進場客商,提供安裝程控電話、光纖寬帶網絡等一系列服務。在政策上,我市場與市局級機關相關部門緊密聯系,在辦理工商執照、交通運輸證、幼兒入托上學等事宜,進行溝通協商解決了客商的實際困難。 搞好品牌宣傳。為了擴大無錫新米市的影響力,市場在多種渠道上進行策劃宣傳。一方面,市場是無錫地方上最大型糧油市場,經常性舉辦國家省市級大型活動,我方借由此契機,熱情參與組織配合,與媒體人員積極聯絡,在省市級多家新聞媒體雜志上進行宣傳報道,展示了米市的風采,擴大了無錫新米市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作為無錫的新米市,新的米碼頭,以市場為依托,積極弘揚米市文化,積極籌建米市歷史展廳,打造米市文化產業。 無錫新米市經過這一系列措施實效,自成立以來,獲得多方關注,廣受好評,獲得了“全國放心糧油進農村進社區示范工程示范批發市場”、全省優秀價格監測定點單位、無錫市無假冒偽劣糧油商品經銷單位等諸多榮譽。下一步,市場在整合資源優勢方面有待進一步規范,在打造品牌理念和發展差異化經營模式上要下功夫,在同類市場競爭中逐步體現優勢,為政府的糧食宏觀調控服務、為糧油企業和種糧戶增收提供交易平臺與橋梁紐帶作用,為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作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