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無錫發改 微信公眾號
近日,國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間信息中心發布了《城市信用監測月報(2024年第8期)》,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再創新高。報告顯示,無錫市8月份綜合信用指數90.00,位列全省第1、全國第6,在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監管、涉農類清單信息、燃氣信息、納稅信息、企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情況、嚴重失信主體情況等六個方面,我市因表現突出受到國家表揚。此前,我市近12個月平均綜合信用指數已連續四個月列全省地級市第一。
近年來,無錫市發展改革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系統謀劃、突出重點、依法依規、守正創新,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信用賦能經濟發展、提升民生品質、助推社會治理為重點,扎實推進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與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有效融合,城市社會信用建設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強化統籌協調,信用基礎建設不斷夯實。根據《城市信用監測預警指標(2024版)》《江蘇省公共信用信息歸集目錄規范(2023年版)》清單,指導全市做好信用數據歸集,推動全市信用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截止目前,全市共歸集信用數據總量超1.48億條,其中社會法人數據總量近5000萬條,自然人數據總量超9500萬條,歸集“雙公示”信息近32萬條,審核公示第三方信用報告超500份。
二是聚焦重點工作,信用監管水平不斷提升。以《關于加強失信主體信用修復工作的通知》為基礎,專門部署常態化信用修復培訓,及時對接、靠前服務、現場輔導,為企業提供“保姆式”信用修復服務。截至目前,信用修復共計在“信用中國”受理 13174 件,“信用無錫”受理 13391 件,共組織召開信用修復專項培訓82場,參加企業達1202家,退出2295家。穩步推進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在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醫療衛生、住建、教育等超20個領域開展分級分類監管,組織開展信用應用“創新開放日”活動,評選出超10個具有創新性、代表性的信用監管案例,并在全市范圍內推廣。
三是服務實體經濟,惠民便企成效不斷顯現。自然人領域,完善信用智慧服務移動端(錫信服)相關功能,開發阿福分小程序,支持微信端的通用對接授權管理功能,推進博物館活動預約、圖書館免押辦證、交通駕培先培后付、云停信用停車、奧萊信用消費場景積分兌換、湖濱商業街商圈信用建設等信易+場景開發試用。市場主體方面,自助式提供社會法人公共信用評價報告13395份,實現各類法人信用核查97350家(次),運用省平臺查詢自然人報告3648例。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上線社會法人專項信用報告模塊(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版),已出具專項信用報告1082份。
下一步,我市將聚焦重點領域,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惠民便企場景應用、強化數據要素賦能普惠金融、加強區域信用合作聯動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