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陽等大型果蔬批發市場2014年上半年運行交易情況作如下分析:
一、交易整體穩步增長,影響因素依然不少
上半年,市場整體運行狀況良好,依然保持穩健的增長勢頭。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春節旺季期間果蔬銷量大增,個人消費能力不容小覷;二是客菜區,“直發車”增多,購銷兩旺;三是車載交易區,大宗水果交易興盛;四是進口水果銷量增幅明顯,經營商家越來越多;五是本地蔬菜交易,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負面因素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一是貨幣流通縮緊,經營戶墊資壓力上升;二是上游惜售炒作,收貨越來越困難;三是團體客戶、大單客戶大量減少;四是經濟環境使然,果價繼續不停攀升;五是政策壓力依然存在。
二、引導改變經營策略,客菜交易煥發新貌
客菜交易區的經營狀況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雖然有經營區域受限等一系列客觀原因,但經營戶的思想固守也不容忽視。今年初,各市場在緊張有限的停車場區域中,劃出部分車位,積極引導經營戶改變經營策略,抓住今年全國蔬菜價格普惠的契機,推動更多的經營戶嘗試在鮮蔬進貨方面,減少中間環節,直接向產地進貨,直供直銷,利用量大的優勢讓利給進貨商和消費者。該項舉措推進半年以來,收效顯著,周邊地市的進貨商同比增加了2成,整體銷量同比上升了13.3%,成交額增幅為9.6%,而均價卻下降10%。客菜區正煥發新貌,集散功能逐步提升。
三、政策因素影響廣泛,高端精品銷量銳減
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等一系列拒腐防奢條例的出臺,對于抑制社會不良風氣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對高端精品農產品的銷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涉及面有以下幾個:一是春節期間的高端果蔬,如進口車厘子、油桃、冬筍等,因政府事業單位的團體消費量銳減,以至整體銷量同比下滑50%左右;二是清明時節的精品春茶,如明前茶、谷雨茶等,少了饋贈需求,變得乏人問津,有價無市,銷量同比下滑30%以上;三是春夏兩季的本地水果,如白枇杷、楊梅、葡萄等,從往年產地瘋搶到主動降價回流市場,銷量同比下滑不少于25%。不過銷量上不濟帶來了價格的普降,令普通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四是雖然水密桃快速槍占水果市場有好的兆頭,但同以往同期相比團體消費預訂量仍為銳減。
四、供求失衡困局依舊,市場積極幫扶脫困
由于信息不完全對稱,在農業生產環節中,無序種植、跟風種植、盲目擴種等狀況依舊存在,導致收獲時節農產品集中上市,輕則價賤不抵成本,重則直接滯銷田間。今年3月份本地種植萵筍因價賤不抵種植成本,嚴重傷害了種植戶的積極性;5月份的荔枝因高產大量上市,價格瞬間跌落谷底,果農沒有得 到應有的實惠。
針對銷路有困難的農產品,各大批發市場積極響應,及時采取多種舉措來助推銷售,一是減免費用,如階段性的減免一定的交易費用;二是聯系銷售,聯系政企、超市、學校等大需求單位,送貨上門;三是組織加工,與下游加工廠家聯系,組織衍生品的加工;四是協調下鄉,組織大單位上門收購;五是擴大宣傳,加強與媒體溝通,及時匯總發布供求信息。
五、下半年預測
下半年市場果蔬的供應及銷售均會保持穩步增長局面,本地上市的蔬果將是第三季度中供應的主力軍,果蔬量大新鮮的優勢將體現出來,不過夏季炎熱天氣不利于果蔬儲藏的劣勢同樣存在。第四季度中的黃金“雙節”將是市場果蔬銷售的亮點,“雙節”所帶來的熱點效應,將進一步放大市場的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時助推蔬果銷售進入全年銷量中的第二個高峰,預測今年果蔬全年的銷量有望超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