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大宗商品協會內部人士處獲悉,商務部目前正著手規范國內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預計近日將召開業內企業及專家召開研討會。
據上述大宗商品協會內部人士透露,為了研究我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及問題,規范商品現貨市場交易行為,維護市場秩序,防范市場風險,保護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商品現貨市場健康發展,商務部委托商務部研究院信用與電子商務研究所研究《規范發展國內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目前正在征求行業企業和專家的意見,并將在商務部研究院召開《規范發展國內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研討會。
據悉,該研討會將會涉及目前國內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定義,將明確即期現貨、中遠期現貨和期貨的區別,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與期貨市場、傳統現貨市場的特征和區別;還將明確,各類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商品類型,特別是傳統現貨(即期現貨)市場和中遠期現貨市場交易的商品類型;以及確定該市場交易規則中的交割、一次性交易、規定期限3個原則。
除上述內容之外,會議研討內容亦或包括針對開設交易市場應該具備的條件、編制相關標準以及建立行業自律組織等方面。
據了解,2011至2012年,國務院連續下發《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簡稱“38號文”)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簡稱“37號文”),對全國各地包括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文交所、金屬交易市場等各類交易所進行清理整頓,并成立了包括證監會在內的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去年下半年開始,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全國各省市交易市場進行整頓驗收,目前各省市的清理整頓工作已經接近尾聲。